Switch作为选择结构中必不可少的语句也被加入到了Swift中,只要有过编程经验的人对Switch语句都不会感到陌生,但苹果对Switch进行了大大的增强,使其拥有其他语言中没有的特性。使用Switch语句很简单:
var i = 0 switch i { case 0: \"0\" //被输出 case 1: \"1\" default: \"2\" }
在这个最简单的Switch语句中,与其他语言很不同的一点是:不用显式的加上break。Swift的Switch语句会自动在case结尾处加上break,执行完满足条件的case部分后,就自动退出了。但是在某些情况下,我们可能会希望Switch能同时执行两条case,那么可以这样:
var i = 3 switch i { case 0,3: \"0\" //被输出 case 1: \"1\" default: \"2\" }
在case后的多个条件中,用逗号隔开即可。
如果就是想执行完一条case之后,想继续执行下一条case,就要用到一个新的关键字:
var i = 0 switch i { case 0: \"0\" //被输出 fallthrough case 1: \"1\" //被输出 case 2: \"2\" default: \"default\" }
使用新的关键字fallthrough能使Switch在执行完一个case之后,紧接着执行下一条case。
Swift的Switch语句一定要涵盖所有的情况,这并不是说一定要有default,只要上面的case能满足所有的情况,就可以不用写default。
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小例子帮助理解:
例1:
let someOne = (\"25\",\"liyuanbo\") switch someOne { case (_,let name) where name.hasPrefix(\"li\"): println(\"First name has li\") default: println(\"First has not li\") }
这里 (_,let name) where name.hasPrefix(\"li\") 就是在someOne2落入(_,let name)中的name有没有前缀字符串有没有li。当然someOne2是满足这个条件的。
例2:
下面我们来看看fallthrough的用法
switch coordinate1 { case (0,0): println(\"原点\") fallthrough case (_,0): println(\"x轴\") fallthrough case(0,_): println(\"y轴\") case(-2...2,-2...2): println(\"矩形区域\") default: println(\"没有任何目标区域\") }
这样我们可以看到打印输出了:原点,x轴,y轴,如果继续加,就会打印多出一个矩形区域。
最后我们要强调一点,swift中的switch一定的包含变量的所有情况,这里我们如果coordinate4是(10,10)然后把default注释点,就会报错,因为上面4个条件是不能满足(10,10)这个点的。
那是不是说必须得有default,当然不是的,这要对变量的所有情况都包含,可以没有default。
let coordinate2 = (2,0) switch coordinate2 { case (0,0): println(\"原点\") case (let x,0): println(\"x轴\") case(0,let y): println(\"y轴\") case(let x,let y): println(\"所有区域\") }
这里就可以没有default,因为这里case(let x,let y)都包含了2维坐标的所有点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stayed.cn/item/7358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 联系我